段昌群,陕西镇安人,博士,东陆特聘(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教学名师,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生态学国家一流学科污染与恢复生态学方向首席科学家(PI),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
长期从污染与恢复生态学研究,在高原湖泊面源污染防控与流域生态治理、重金属污染与矿区废弃地生态修复、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绿色发展等方面有深入研究和造诣,主持国家及省部级重点重大项目30多项,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国际学术刊物论文100多篇,出版专著20余部,获得省部级科技奖10余项;主讲的《普通生态学 》等三门课程入选国家级精品课程,主编4部国家规划教材,其中《植物生态学》获得国家首届教材奖;长期主持建设生态学科,在2003年入选国家重点学科,2017年入选国家A类学科;担任教育部环境类教指委委员近20年,时为生态学提升为国家一级学科的4位主要成员之一;先后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云南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担任四届省政协委员、两届常委,提交的政协提案和研究报告40余件,许多得到国家和地方领导的批示及政府部门的采纳,领衔建设的云南生态文明建设智库入选国家核心智库。
先后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云南省“十大杰出青年”、国家级教学名师、中国侨界突出贡献人才、云岭学者、云岭名师、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等。现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生态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环境科学与工程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资源环境专门委员会副主任、社云南省委副主委,云南省人大常委、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云南高原山地生态与退化环境修复重点实验室主任,云南生态文明建设智库(中国核心智库)首席专家。
研究方向:污染与恢复生态学
重点研究领域:持续污染条件下生物分化、生物多样性响应及进化生态学效应;污染与退化环境的生态修复及生态健康;资源生态学与生态安全及生态文明。
研究生招生:生态学博士与硕士;资源与环境专业博士与硕士
联系方式:Email: chqduan@ynu.edu.cn 电话:(0871) 65033629 65032753
QQ:1121636750 ORCiD:0000-0002-6785-4639
一、教育背景
Ø 1997年8月至1998年10月,博士后研究暨访学(美国Western Illinois University)
Ø 1997年7月获得博士学位 (beat365官方网站生态学专业进化生态学方向)
Ø 1990年7月获得硕士学位 (beat365官方网站生态学专业污染生态学方向)
Ø 1987年7月获得学士学位 (陕西师范大学生物学专业)
二、工作经历
1990年7月~1992年7月beat365官方网站生物系,任助教,兼任系科研秘书、实验室主任;期间在云南峨山县城乡建设环保局开展社会实践工作一年。
1992年7月~1995年9月beat365官方网站生物系,任讲师,兼任生态学教研室副主任;
1995年9月,破格晋升为副教授,遴选为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教研室主任。
1998年10月,破格晋升为教授,博士研究生指导小组成员。
1999年10月,“211工程”生态学重点学科建设学术委员会委员,省级重点学科分子生物学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学院教学委员会委员, 环境科学系副主任。
2000年1月,被遴选为生态学博士生导师。
2002年1月,聘任为beat365官方网站生态学国家级重点学科带头人。
2003年7月~2011年11月,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先后分管生态学国家级重点学科建设,分管教学工作、分管学科建设工作等,兼生态学及环境科学系主任,生态学及地植物学研究所所长。
2010年11月,聘为beat365官方网站二级教授。
2011年12月~2014年3月,担任生命科学学院常务副院长,兼任云南省微生物研究所所长,期间筹建生态学与环境学院。
2014年4月~2018年3月,生态学与环境学院院长、特聘教授。
2018年4月至今,beat365官方网站东陆特聘教授;任云南省高原山地生态与退化环境修复重点实验室主任、云南省高原湖泊国际合作研究中心主任、云南省生态文明建设智库首席专家。
三、社会任职
Ø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012年至今)
Ø 教育部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00年至今)
Ø 九三学社中央委员(2012年至今)、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2018年至今)
Ø 九三学社云南省副主委(2017年至今)
Ø 云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省人大常委、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2023年~)
Ø 政协云南省委员、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2002~2023年)
Ø 政协云南省常委(2013年~2023年)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2018~2023年)
Ø 政协昆明市委员、常委(2017年至今)
Ø 中国生态学会教育委员会副主任(2000~2016年)
Ø 中国生态学会污染生态学专业委员副主任委员(2013~2022年)
Ø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山地资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2004~2020年)
Ø 中国环境科学会理事(2022年4月~)
Ø 求是杂志社-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国情研究基地专业委员会成员(2014年至今)
Ø 云南省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2018年至今)
Ø 云南高等教育专业综合评估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组组长(2021年5月)
Ø 《植物生态学报》编委(2005年至今)
Ø 《生态学报》编委(2013年至今)
Ø 《高等生物学教育(网络版)》常务编委(2011年至今)
Ø 《环境生态学》编委会委员(2019年至今)
四、承担的代表性科研项目
1. 主持云南省重点研发计划(202203AC100002)“高原浅水富营养化湖泊污染协同综合治理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 2022.6~2025.5
2.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重点项目(U2002208)“云南典型金属矿区废弃地植物群落进展演替驱动机理与人工促进生态修复阈值研究”,2021.1~2024.12
3. 主持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2101AS070033)“金属矿区废弃地植物群落进展演替中优势植物的综合抗性与生态修复机理”, 2021.6~2024.5.
4. 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招标项目“长江上游生态大保护政策可持续性与机制构建研究”(20&ZD095)子课题“长江上游生态格局与大保护政策演变研究”,2020.1~2024.12
5.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670522),“植物在持续污染条件下生态性能的跨代变化及其遗传流失动态”, 2017.1~2020.12.
6. 主持云南省重点研发专项(2019BC001)“滇中典型少雨区生态功能维持技术及其在生态资产价值中的应用”,2019.1~2022.12.
7. 主持云南省重点研发专项(2018BC001)“滇中湖泊流域内富磷区磷素面源污染阻截技术与应用”,2018.1~2021.12.
8. 主持国家重大科技水专项 (2012ZX07102-003) “滇池流域农田面源污染综合控制与水源涵养林保护关键技术及工程示范”,2012.1-2018.7
9. 主持国家重大科技水专项课题(2009ZX07102-004) “滇池流域面源污染调查和系统控制研究及示范工程”,2009.1-2011.12
10. 主持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云南省生态资产评估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2015-2019.
11.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重点项目 (U1133604) “滇中湖群富磷区有效削减磷素流失的植物群落结构研究”,2012.1~2015.12.
12.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06256) “植物对环境污染的适应代价与进化潜力”,2011.1~2012.12.
13.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30760049) “云南大叶茶对有害元素吸收积累特征及其生态分化研究”,2008.1~2010.12.
14.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640022) “污染条件下植物的资源配置与适应代价”, 2007.1~2009.12.
15. 主持国家“973”项目“纵向岭谷生态系统变化与西南跨境生态安全”课题(2003CB145103)专题“纵向岭谷区受损生态系统恢复方式与机制”, 2003-2008.
16. 主持云南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桉树人工林的生态环境效应及对策研究”,2004.10-2007.12
17. 主持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CET-04-0914):“污染条件下植物的适应性与适应代价”,2005.1-2008.12.
18.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30270284) “植物在污染条件下种群衰退的分子生态预警”, 2003.1-2005.12
19.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9970142)“植物在对污染适应过程中对其它胁迫环境的适应性与进化潜能”, 2000.1-2002.12
20.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9760018)“植物在污染条件下种群建立过程中遗传多样性的变化和适应动态”, 1998.1-2000.12
21.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9460019)“植物在污染条件下CAM和ADH 分子生态分化与植物的微进化”,1995.1-1997.12.
五、主持建设的平台与学科
(一)平台与团队
1. 主持建设“云南省高原山地生态与退化环境修复重点实验室”(2018DG005),2017年获准
2. 主持建设“云南省高原湖泊生态修复及流域管理国际联合研究中心”(2017IB031),2017年6月获准
3. 主持建设“云南生态文明建设智库”,云南省委宣传部,(入选2017年度中国核心智库)
4. 主持云南高校新型智库建设项目,“云南生态文明建设智库”,云南省教育厅,2016.1获准
5. 主持云南省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基地(省哲社(2007~2010),2009获准
6. 领衔主持云南省创新团队“高原山地退化环境与生态修复省创新团队”,云南省科技厅,2012年至今
7. 主持建设云南省研究导师团队“污染与恢复生态学”,2019年6月获准
8. 领衔主持云南省高等学校教学团队“生态学与环境课程群教学团队”, 2012年至今
9. 主持beat365官方网站首届创新团队建设项目“污染与恢复生态学方向”,2006.1获准
10. 领衔 “生态学与环境生物学虚拟教研室”入选云南省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2021年9月
11. 领衔“高原山地生态与退化环境修复教师团队”入选云南省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021年7月
(二)学科与专业
1. 共同主持国家“双一流”高原山地生态与地球环境学科群(beat365官方网站)建设,2017年12月
2. 主持建设云南省“高等学校一流学科建设”生态学学科建设项目,2016年6月获准
3. 主持建设教育部“中西部质量提升工程”生态学学科建设项目, 2014年6月获准
4. 主持生态学国家级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国家211工程三期(2007~2010)
5. 主持国家“211工程”项目 “beat365官方网站生态学国家级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2002~2006.
6. 主持申报国家一流专业beat365官方网站生态学本科专业建设,2019年12月获准
7. 主持申报国家一流专业beat365官方网站环境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建设,2020年12月获准
8. 主持建设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首批地方高校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环境科学”,2013年6月获准
9. 主持国家特色专业建设项目(TS756)“beat365官方网站环境科学专业国家二类特色建设专业”,2008~2010.
10. 主持教育部环境科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项目 “高等学校生态学专业规范编制”, 2007~2008.
六、取得的主要成果及荣誉称号
(一)科研成果
1. 2022年5月, “滇池流域农田和山地面源污染防控关键技术体系及应用”成果获得云南省科学技术成果一等奖(项目主持人,第一完成者)。
2. 2004年8月 “植物在对污染适应过程中种群生态遗传结构的变化”成果获得云南省自然科学成果一等奖(项目主持人,第一完成者)。
3. 2013年3月, “云南高原山地典型退化环境的生态修复”成果获得云南省科学技术成果二等奖(项目主持人,第一完成者)。
4. 2008年2月,“植物对土壤有害物质的生态响应与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应用基础研究” 获得云南省自然科学成果二等奖(项目主持人,第一完成者)。
5. 2001年5月,环境污染的滞后生态遗传效应的植物预警研究”成果获得云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项目主持人,第一完成者)。
6. 2018年6月, “滇池流域农村面源污染系统研究与防控技术集成创新及示范”成果获得云南省科学技术成果三等奖(项目主持人,第一完成者)。
7. 2003年2月, “建国以来生态环境问题在中国政治生活中影响作用的演进”成果获云南省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项目主持人,第一完成人);
8. 2005年9月, “云南不同人群先天性心脏病生态遗传特征初步研究” 成果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9. 2006年12月, “云南水土流失态势、分区与区域特征研究”获云南省优秀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第三完成人)
10. 1995年6月, “铅镉锌对植物的毒害作用及受害机理研究”,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甲类)三等奖(第四完成者)。
(二)教学成果
1. 2023年5月, “创建“新生态”育人体系:生态环境类人才培养综合改革探索与实践” 获得国家级(本科)教学成果二等奖(项目主持人,第一完成人)
2. 2022年9月, “破学科壁垒,“五合同构”生态环境类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获得云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YN-2022030034)(项目主持人,第一完成人)。
3. 2021年7月,《植物生态学(第三版)》获首届国家优秀教材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4. 2014年9月,“我国西南地区生态环境复合型人才培养研究与教学体系建设”,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项目主持人,第一完成人)。
5. 2021年1月,主编《植物生态学(第三版)》获云南省优秀教材奖(第一完成人)。
6. 2019年6月,《污染生态学原理与方法》入选云南省研究生优质课程(第一完成人)。
7. 2013年8月, “普通生态学”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第一完成人)。
8. 2013年3月, “我国西部复合型生态环境人才培养研究与教学体系建设”,获云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2012T002), 项目主持人,第一完成人)。
9. 2012年6月, “自然生态法则与人类生态文明”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第一完成人)。
10. 2012年6月, “普通生态学”课程入选建设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第一完成人)。
11. 2007年9月,获教育部 “高等学校国家级教学名师奖”。
12. 2006年11月, “普通生态学”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第一完成人)。
13. 2004年11月, “生态学教学理论探索与实践 —— 21世纪大学生生态学教学内容优化与课程体系建设”,获云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项目主持人,第一完成人)。
14. 2002年10月, beat365官方网站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一等奖。
(三)个人荣誉称号
1. 2023年3月,入选2023中国高贡献学者榜单(第二届全国第三方大学评价研究机构艾瑞深校友会)
2. 2022年5月,入选2022中国高贡献学者名单(第一届全国第三方大学评价研究机构艾瑞深校友会网(Cuaa.Net))。
3. 2018年3月,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中共中央组织部、教育部 等)。
4. 2016年6月,云岭学者(中共云南省委组织部,云南省财政厅,等)。
5. 2014年12月,云岭教学名师(云南省教育厅,云南省财政厅,等)。
6. 2014年9月,云南省教书育人楷模(云南省教育厅,云南省财政厅,等)。
7. 2013年9月,云南教育功勋奖。(云南省教育厅)
8. 2012年6月,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
9. 2006年9月,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贡献先进个人(中共中央统战部,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等)。
10. 2005年1月,入选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科技人才”。
11. 2005年4月,第六届“云南省十大杰出青年”称号(共青团云南省委,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等);
12. 2002年12月,被云南省人民政府授予“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称号。
13. 2002年11月,被教育部评为“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
14. 2004年12月,获“全国保护母亲河个人五年突出贡献奖”。
15. 2000年4月,被国家教育部列为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
16. 1997年3月被云南省政府遴选为云南省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
17. 1995年11月,被中国环境科学学会评为全国优秀环境科技工作者。
(四)社会服务奖励
1. 2021年12月,提案“关于优化昆明发展新格局为滇池水环境持续好转与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永续支撑的提案”获得政协云南省好提案奖。
2. 2021年11月,被九三学社中央评为2018—2020年参政议政先进个人。
3. 2021年3月,被评为昆明市“守护滇池”先进个人(昆明市人民政府)。
4. 2021年6月,获得2020年度云岭大讲坛大型公益讲座优秀主讲人及精品讲题(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云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5. 2020年11月《生态学报》创刊40周年被评为优秀审稿人
6. 2019年12月,提案“关于积极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国家生态保护与发展战略,把我省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建议”获得政协云南省好提案奖。
7. 2017年11月,2013~2017年度参政议政工作先进个人。(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
8. 2017年9月,政协云南省第十一届委员会提案工作先进个人。(政协云南省委)
9. 2015年11月,九三学社中央评为参政议政先进个人。
10. 2015年12月,九三学社中央评为全国优秀社员(建社70周年)。
11. 2013年6月,入选为九三学社中央参政议政先进个人。
12. 2012年10月,获政协云南省第十届委员会提案服务先进个人。
13. 2010年8月,获第三届中国侨界(创新人才)突出贡献奖。
14. 2009年11月,获第十三届世界湖泊大会贡献奖。
15. 2005年9月,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建设60周年表彰活动中评为优秀社员。
16. 2005年1月,获九三学社云南省委优秀社务工作奖;
17. 2005年1月,获云南省政协九届3次会议优秀提案奖;
18. 2007年12月,获云南省政协九届5次会议优秀提案奖;
19. 2002年5月, 2001年度昆明市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
20. 2001年10月,获九三学社中央优秀提案奖。
七、出版的主要学术著作与大学教材
1. 段昌群,付登高,刘嫦娥,2023. 环境生物学(第三版)(ISBN:978-7-04-052961-0),高等教育出版社
2. 段昌群,潘瑛,杨树华,刘嫦娥 等,2020. 滇池流域面源污染系统调查与综合解析(ISBN:978-7-03-063748-2),科学出版社。
3. 段昌群,付登高,杨树华 等,2020. 滇池流域面源污染负荷综合削减与区域生态格局优化()ISBN:978-7-03-063755-1。北京:科学出版社。
4. 段昌群,刘嫦娥,张国盛 等,2020. 滇池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体系研究()ISBN:978-7-03-063747-5。北京:科学出版社。
5. 段昌群,赵永贵,洪丽芳,张国盛等,2020. 滇池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体系与工程实践()ISBN:978-7-03-063732-1。北京:科学出版社。
6. 段昌群,吴学灿,李维,刘嫦娥 等,2020. 美丽云南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ISBN:978-7-5201-7140-3。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7. 段昌群,苏文华,杨树华,王崇云,2020. 植物生态学(第三版,ISBN:978-7-04-052962-3),高等教育出版社
8. 段昌群,盛连喜,2017.资源生态学(ISBN:9787040444582),高等教育出版社。
9. 段昌群主编,2017. 谱写中国梦云南篇章系列丛书:生态文明排头兵建设 ()ISBN: 978-7-222-16484-0。北京:人民出版社。
10. 王焕校,段昌群,王宏镔,常学秀等,2013. 污染生态学(第三版ISBN 9787040354676),高等教育出版社。
11. 邓辅唐,段昌群主编,2012. 云南热带亚热带高速公路路域生态恢复与环境保护(ISBN:9787548211099),beat365官方网站出版社。
12. 雷冬梅、徐晓勇、段昌群,2012. 矿区生态恢复与生态管理的理论及实证研究(ISBN:9787514126099),经济科学出版社。
13. 段昌群,和树庄主编,2011. 环境科学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面向解决复合型环境问题的环境科学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ISBN:9787030322494),科学出版社。
14. 段昌群主编,2010. 环境生物学(国家“十一五”重点规划教材,ISBN:9787030260895),科学出版社。
15. 姜汉侨,段昌群,杨树华,王崇云,苏文华,2010. 植物生态学(第二版)(普通高校国家“十一五”重点规划教材,ISBN: 9787040291308),高等教育出版社。
16. 彭华,段昌群等著,2009. 纵向纵向岭谷区典型生态系统变化与稳定性机制(ISBN:9787030261144 ),科学出版社。
17. 段昌群主编,2010. 生态科学进展(第五卷ISBN:9787040286151) ,高等教育出版社。
18. 段昌群主编,2008. 生态科学进展(第四卷SBN:9787040248425)I,高等教育出版社。
19. 段昌群主编,2007. 生态科学进展(第三卷ISBN: 9787040208894),高等教育出版社。
20. 段昌群,杨雪清编,2006. 生态约束与生态支撑--- 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互动关系的案例分析(ISBN:9787030167743),科学出版社。
21. 段昌群,王红华,杨双兰等编,2006. 无公害蔬菜生产的理论与调控机理(ISBN 9787030172686),科学出版社。
22. 毛文碧,段昌群,2008.公路路域生态学(ISBN: 978711407428),人民交通出版社。
23. 段昌群主编,2006. 生态科学进展(第二卷ISBN9787040188660),高等教育出版社。
24. 段昌群主编,2004. 环境生物学(ISBN:9787030260895),科学出版社。
25. 段昌群主编,2004. 生态科学进展 (第一卷,ISBN: 9787040128277),高等教育出版社。
26. 姜汉侨,段昌群,杨树华,王崇云,苏文华,2004. 植物生态学(ISBN:7-04-015775-6)。高等教育出版社。
27. 段昌群主编,2001. 生态学教学理论探索与实践—— 面向21世纪大学生态学教学内容优化及课程体系建设(ISBN:7-04-010488-1),高等教育出版社。
八、部分代表性论文
(一)污染生态、进化生态毒理领域
1. Luoqi Zhao, Denggao Fu, Change Liu, Xiaoni Wu, Xinqi Yuan, Mengxiang Yuan, Yuhan Gao, Changqun Duan* , 2023. Effect of fertilization on farmland phosphorus loss via surface runoff in China: A meta-analysis. Soil & Tillage Research 230 (2023) 105700
2. Yu Shi,ZitongWang,Huifen Li,ZhengjianYan,Zhuang Meng,Chang’e Liu,Jinquan Chen,Changqun Duan*,2023. Resistance mechanisms and remediation potential of hexavalent chromium in Pseudomonas sp. strain AN-B15. 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 250 (15): 114498
3. Yuan Xingqi, Guo Zhaolai, Duan Changqun*, Yang Jie, Tang Hong, Li Linyang, Li Ting and Liu Change (2022) Alleviation of heavy metal stress and enhanced plant complex functional restoration in abandoned Pb–Zn mining areas by the nurse plant Coriaria nepalensis. Front. Ecol. Evol. 10:1006468.
4. Ting Li, Minghui Wu, Changqun Duan *, Shiyu Li, Chang'e Liu, 2022.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restoration approaches on vegetation development in metal mines.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806 (2022) 150626
5. Ting Li,Huaju Yang,Xinting Yang,Zhaolai Guo,Denggao Fu,Chang’e Liu,Shiyu Li,Ying Pan,Yonggui Zhao,Fang Xu,Yang Gao,Changqun Duan *,2022. Community assembly during vegetation succession after metal mining is driven by multiple processes with temporal variation. Ecology and Evolution. 12:e8882.
6. Zhaolai Guo, Xinqi Yuan, Linyang Li, Ming Zeng, Jie Yang, Hong Tang, Changqun Duan,* 2022, Genome‐Wide Analysis of the ATP‐Binding Cassette (ABC) Transporter Family in Zea mays L. and Its Response to Heavy Metal Stress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 23, 2109.
7. Change Liu#, Changqun Duan#, Xianghuai Meng, Minhui Yue, Hao Zhang,Peng Wang, Yanlan Xiao, Zhiyong Hou, Yuanfeng Wang, Ying Pan *,2020. Cadmium pollution alters earthworm activity and thus leaf-litter decomposition and soil propertie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267 (2020) 115410
8. Jie Liu, Changqun Duan, Xuehong Zhang, Yinian Zhu, Xiaoyan Lu,2011. Potential of Leersia hexandra Swartz for phytoextraction of Cr from soil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188:85-91.
9. Liu J, Duan C Q, Zhang X H, et al. 2009. Subcellular distribution of chromium in accumulating plant Leersia hexandra Swartz. Plant Soil 322:187–195
10. Duan Changqun, Bin Hu, 2000. Changes of reliability and efficiency of micronucleus bioassay in Vicia faba after exposure to metal contamination for several generations. Experimental and Experimental Botany, 44(1):83-92
11. Duan Changqun, Hu Bin and Xiao-Hua Jiang, et al., 1999. Genotoxicity of the water Samples of Dianchi Lake detected by Vicia faba Micronucleus test. Mutation Research 426: 121-125
(二)恢复生态学与生态工程领域
1. Yonggui Zhao,Qi Tu,Yuting Yang,Xiangdi Shu,Wen Ma,Yang Fang,Bo Li,Jun Huang*,Hai Zhao*,Changqun Duan*,2022. Long-term effects of duckweed cover on the performance and microbial community of a pilot-scale waste stabilization pond.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22.133531
2. Luoqi Zhao,Xiaoni Wu, Na Huang, Denggao Fu*, Peiyuan Peng, Huaye Shang, Gongning Huang, Changqun Duan,2022. Opposite responses of soil phosphorus fractions to two dominant species during early succession in subtropical phosphorus-enriched degraded mounatain ecosystems. Catena 211 (2022) 105962
3. Denggao Fu*, Zixuan Xu, Xiaoni Wu, Luoqi Zhao, Anqi Zhu, Changqun Duan*, David R. Chadwick, Davey L. Jones, 2021. Land use effects on soil phosphorus behavior characteristics in the eutrophic aquatic-terrestrial ecotone of Dianchi Lake, China. Soil & Tillage Research 205 ,104793
4. Yonggui Zhao, Xiangdi Shu, Qi Tu, Yuejiao Yang, Chang'e Liu, Denggao Fu, Wei Li, Changqun Duan*, 2020. Pollutant removal from agricultural drainage water using a novel doublelayer ditch with biofilm carriers. Bioresource Technology 310 (2020) 123344
5. Di Sun, Mingming Zong, Shiyu Li*, Haixia Li*, Changqun Duan*, Changhui Peng, Yonggui Zhao, Jinyue Bai, Chen Lin, Yuan Feng, Wuping Huang, Di Wang, 2020. The effects of the soil environment on soil organic carbon in tea plantations in Xishuangbanna, southwestern China. 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 297 (2020) 106951
6. Denggao Fu*, Xiaoni Wu, Changqun Duan*, Luoqi Zhao, Bo Li, 2020. Different life-form plants exert different rhizosphere effects on phosphorus biogeochemistry in subtropical mountainous soils with low and high phosphorus content. Soil & Tillage Research 199 (2020) 104516
7. Ying Pan, Ling Jin, Zhi-Hong Wei, Si-kun Yang, Ling Qian, Chang-e Liu,Chang-qun Duan⁎, Shu-cun Sun,2019. Experimental evidence that water-exchange unevenness affects individualcharacteristics of two wetland macrophytes Phalaris arundinacea and Polygonum hydropiper. Ecological Indicators 107: 105617
8. Kai Yan,Changqun Duan*, Denggao Fu, Jie LiMichelle H. G. Wong, Ling Qian,Yunxia Tian, 2015. Lea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stoichiometry of plant communitiesin geochemically phosphorus-enriched soils in a subtropicalmountainous region, SW China. 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s, 2015, 74(5):3867-3876.
9. Xiuli Hou, Changqun Duan, Cindy Q Tang,Denggao Fu. 2010. Nutrient relocation, hydrological functions, and soil chemistry in plantations as compared to natural forests in central Yunnan, China. Ecol Res. 25: 139–148
10. Zhenhong Wang; Changqun Duan*; Li Yuan; Jing Rao; Zizong Zhou; Ju Li; Chengbo Yang & Wanying Xu. 2010. Assessment of the restoration of a degraded semi-humid evergreen broadleaf forest ecosystem by combined single-indicator and comprehensive model method. Ecological Engineering 36,757-767.
11. Michelle Hang-gi Wong, Chang-qun Duan*,Yong-cheng Long and Yongmei Luo, 2010. How will the distribution and size of subalpine Abies georgei forest respond to climate change? A study in northwest Yunnan, China. Physical Geography, 31(4): 1–12
(三)生态经济、环境决策、生态环境教育领域
1. Yadong Yu#, Changqun Duan#, Shiyu Li⁎, Changhui Peng, Jian Yang, Kun Yan, Xiaoyi Bi, Ping Zou, 2022. Relationship betwee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late-developing regions shows an inverted V.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838 (2022):156295
2. Duan Changqun, Xuechun Gan, Jeanny Wang and Paul K. Chien, 1998. Human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relocation of civilization centers in ancient China. AMBIO: Journal of Human Environment, 27(7): 572-576
3. Huabin Xiong, Denggao Fu, Changqun Duan*, Chang’E. Liu , Xueqing Yang,Renqing Wang. 2013. Current status of green curriculum in higher education of Mainland China,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61 (2013) 100~105 http://dx.doi.org/10.1016/j.jclepro.2013.06.033
4. 肖俞,戴丽,段昌群*,刘嫦娥,吴学灿,李卓卿, 2016. 滇池流域不同类型农业经济环境效益研究, 生态经济, 32(1):139~147.
5. 段昌群,2016. 治理好高原湖泊是云南生态建设的关键。光明日报,2016年8月17日第10 版
6. 吴晓青,洪尚群,段昌群,曾广权,夏丰,陈国谦,叶文虎,2003. 区际生态补偿机制是区域间协调发展的关键。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2(1):13-15.
7. 段昌群,杨雪清,张文逸。2000. 建国以来生态环境问题在中国政治生活中影响作用的演进。思想战线,26(4):56-60. (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1年第一期摘录)
8. 段昌群*,邹学英,林金安,2011. 外国教材及其辅助教学资源案例浅析—以Molles 所著 Ecology: 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为例。中国大学教学,(10): 84-87.
9. 段昌群*,和树庄,张国盛,刘嫦娥,常学秀,李俊梅,王焕校,2009. 对我国西部地区环境科学专业走特色发展道路的探讨—以beat365官方网站环境科学专业为例。高等理科教育,(2009):73-76.
10. 段昌群*,盛连喜,杨颉,严重玲,杨凯,刘静玲,王仁卿,夏北成,2009. 高等学校生态学本科专业规范研究:定位与基本框架。高等理科教育,(2009):87-91
九、国内外部分代表性专利
1. DUAN Changqun, WANG Sichen, LIU Change, FU Denggao, GUO Zhaolai, GAO Yuhan, WU Xiaoni, 2022. SMALL PORTABLE SOIL SAMPLING EQUIPMENT FOR ECOLOGICAL REMEDIATION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卢森堡发明专利,专利号 LUX 502473 ,专利生效 2023年01月16日
2. Change Liu,Changqun Duan,Ying Pan,Yue Zhang,Yonggui Zhao,2022. Device for Treating Low and Medium Concentration Cadmium Polluted Farmland Soil with Earthworms, 荷兰发明专利,专利号 2030486,专利生效2022年10月23日
3. 彭淑娴,潘瑛,刘嫦娥,段昌群、赵永贵,付登高,李世玉,李婷,袁端阳,杨化菊,2022。一种利用发光蚯蚓进行重金属污染土壤生态毒性检测的方法,中国发明专利,ZL 202011205180.9,2022年1月4日专利授权
4. Changqun Duan,Change Liu,Denggao Fu,Zhen Guo,Ying Pan,Yajing Zhang,2021. METHOD FOR COLLECTING AND FURTHER REDUCING PHOSPHORUS BY KIDNEY-INSPIRATION IN SLOPE CATCHMENT AREA OF PHOSPHORUSRICH AREA ,荷兰国际专利,专利号01910142551.4,,2021年2月9日授权
5. 段昌群、刘嫦娥、付登高、郭震、潘瑛、张雅静,一种富磷区坡面汇水区仿肾收集磷与再削减磷的方法,中国发明专利,ZL 201910142551.4,2020年8月18日公布
6. 刘嫦娥、段昌群、潘瑛、付登高、孟祥怀、李世玉,一种蚯蚓-植物耦合改良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方法,中国发明专利,ZL201910210030.8,2020年8月18日公布
7. 张唯,段昌群,和树庄,张国盛,刘嫦娥. 一种高自适应性的污水深度净化装置及其方法 [P]. 中国发明专利: ZL 201610296951.7, 授权日期2018-08-17.
8. 张唯,段昌群,和树庄,陆轶峰. 一种基于在线控制的AAONAO连续流双污泥反硝化深度脱氮除磷装置 [P]. 中国发明专利: ZL 201610125677.7,授权日期2018-02-6.
9. 张唯,段昌群,和树庄,陆轶峰. 一种基于在线控制的ANSAOAO连续流双污泥反硝化深度脱氮除磷装置及其工艺[P]. 中国发明专利: ZL 201610296822.8, 授权日期2018-06-12.
10. 赵永贵,段昌群,和树庄,刘嫦娥,付登高. 一种削减农田排水污染物的双层沟渠处理系统 [P]. 中国专利:ZL 201520565595A, 授权日期2016-05-11.